資料同步工具-1 下載syncthing,以及在windows上同步檔案和資料夾
這是以前舊文章的翻新版本,我把自己對syncthing的理解和技巧重整成更方便查閱的系列文章。
這個軟體叫做syncthing,它是一個專門用來同步檔案、資料夾的開源軟體,完全免費,而且網頁也很無障礙!
軟體的目的是讓你在不同的裝置上可以互相同步資料,只要把檔案放到設定好的資料夾裡,就會被自動傳輸到另外一台裝置上,
設定的方法也很簡單,每個有syncthing的裝置上都會有自己的裝置識別碼(就像是每台裝置的唯一標誌),在其他裝置上就像加好友一樣,輸入裝置識別碼就能在兩台裝置之間建立連線,之後就能設定想同步哪些資料夾。
接下來,我會告訴你如何使用syncthing,讓你傳檔案、資料夾的時候更方便!
syncthing的用途
平常我們要跨裝置傳輸檔案的時候都需要透過一些社交軟體,例如QQ、line,或其他有檔案傳輸功能的聊天工具,
但傳幾個檔案還好,如果是幾十個上百個檔案,或者是要傳輸資料夾,那可能想到的方法是先壓縮成壓縮包,再想辦法傳到目標裝置上,
或者是直接用USB裝置,先在a裝置把資料放進去,再拔掉USB,再把USB插入b裝置,最後把資料複製到b裝置裡,
整個過程會很繁瑣,而且如果你忘記傳其中某個檔案,上面的流程又要重來一遍,
我曾經也是這樣做的一員,所以我一直在尋找一個更好的方法,syncthing就是解決我煩惱的絕佳工具。
syncthing做的事情其實跟傳統方式類似,只不過它把中間的過程自動化了,並且使用網路作為傳輸的媒介,
你只要第一次設定好後,把檔案、資料夾放到設定好的目錄中,無論檔案有多大、資料夾中是否有數十萬個檔案,syncthing都會默默地透過網路把資料原封不動的傳到另一台裝置上,
你只需要檢查整個過程是否傳輸完成,就能直接在另一台裝置上使用你的檔案資料,
因此這個流程才被稱為(同步),我跨一步、你跨一步,我傳一個檔案,你就自動下載一個檔案。
為什麼要用syncthing,不用其他雲端硬碟平台共用資料
我最開始的時候是用google drive,因為教育機構帳號有10tb的免費儲存空間,
從我高中時期,大概2011年左右,用到2022年左右,google drive大量限縮,變成只有5gb的儲存空間。
後來改用微軟的one drive,但在2024年左右,從5tb變成了50gb,
之後2025年中旬,從50gb變成了可能20gb不到,
因為我只存了15gb但上面顯示有20gb,卻顯示空間不足,
所以實際有多少我也不知道,也不用知道了。
如果你的需求是在多台裝置共用資料,且不需要24小時全年無休,那syncthing很適合你!
syncthing同步資料的時候,需要裝置都有打開且有聯網才能傳輸,
如果你需要那種24小時全年無休,又能脫離各大雲端硬碟平台的選擇,想要隨時能存資料進去、拿資料出來,那你可能適合買一台nas,
例如群暉的nas,但你一樣要給nas提供穩定的網路環境,以及讓它一直開機運行,
關於nas,以後有機會的話我會再介紹~
syncthing的網路傳輸安全性
根據syncthing官方資料,裝置之間的傳輸會盡可能使用點對點傳輸,只有在無法建立點對點傳輸的時候才會使用中繼server轉發數據,
簡單來說,如果兩個裝置本身都有自己的固定IP,且這個IP都是外部可以直接訪問的,那就能輕鬆建立點對點傳輸,不需要透過第三台電腦,
如果有裝置無法直接從外部訪問,可能會透過一些技術來嘗試點對點連線,
如果所有的策略都無法建立兩台裝置的直接連線,才會用中繼server,
兩台裝置會先連線到中繼server建立加密連線,然後透過中繼來轉發數據,
理論上透過中繼server轉發數據的時候也是安全的,中繼不會知道你的檔案內容是什麼,因為都加密了,
但傳輸的速度就會受限於中繼server的上下載速度,而中繼server可能在同個時間有很多用戶都在使用,所以傳輸的速度才會有明顯浮動。
因此,如果你對傳輸速度有要求,或者是你想要完全控制中繼,有完全跟其他人隔離的傳輸環境,才需要自己搭建中繼server。
下載和官網
syncthing支援各種作業系統,包括windows、linux、mac os以及其他幾種我不太熟悉的作業系統類型,還有支援每種系統的不同架構版本,
如果你也有群暉nas,還能從套件管理中下載到syncthing,超級方便!
在windows上使用的話可以分為官方的免安裝版,以及其他開發者提供的安裝版,
官方的免安裝版,打開就能用,但需要保持命令行視窗不關閉,這樣才能維持同步狀態,且每次開機需要手動打開或手動配置成開機啟動。
其他開發者提供的安裝版,安裝後就能用,會自動配置為開機自動啟動,隱藏命令行視窗,同步檔案的成功或失敗會有windows系統通知。
安裝版和免安裝版本的核心都是相同的,只是安裝版用一個GUI封裝了syncthing,提供了一些方便控制syncthing的選項,
例如是否開機啟動、是否自動打開syncthing頁面、清理所有syncthing進程等等。
最近重寫這個系列文章才發現,安裝版現在也有好幾個維護者的版本,而我用了好幾年的叫做SyncTrayzor,
SyncTrayzor的原始開發者不維護了,現在轉為另一位開發者接手,所以名字似乎改為了SyncTrayzor V2,
並且因為syncthing在2025年更新大版本到V2,所以我最近才重裝了這位新維護者的安裝版,一樣好用,而且SyncTrayzor以前的介面都是英文,現在也支援中文了。
下面是相關的連結:
- 官方
- 第三方windows安裝版,由GermanCoding/維護,且有官方推薦
- 如果下載遇到障礙,也可以直接從我的下載站下載,但可能不是最新版,不過應該可以在syncthing網頁中手動更新
如何下載
無論你是要安裝版還是喜歡免安裝版,第一來源都是github倉庫的發布頁面,
發布頁面包含了所有歷史版本,以及每個版本的更新日誌,而且因為支援各種系統、不同的架構,所以要找到自己需要的版本會相對麻煩一點。
下面讓我告訴你應該怎麼找到正確的版本→
- 打開官方下載頁或安裝版下載頁
- 先按h,在網頁中的標題間跳轉,找到第一個看到的版本號,例如
V2.0
或
Release 2.0
之類的標題 - 一直按tab跳過很多連結,或是按b在按鈕之間跳轉,很快就能找到
Assets - 找到Assets之後,檢查這個按鈕是展開還是收合狀態,
要是收合狀態就按enter把她展開,然後繼續tab就能看到各種版本的下載連結,
只要有負檔名的應該都是能下載的連結,例如
SyncTrayzorPortable-x64.zip
或是
SyncTrayzorSetup-x64.exe 連結
然後就能按enter下載了,
由於官方下載頁面支援太多版本,還要按
Show all assets 按鈕
才能顯示所有的版本,不然你可能找不到windows版。
要重點科普的是,因為支援各種系統架構,所以要仔細的看檔名,選對版本才能正常使用喔,下面讓我幫你科普一下檔名中包含的一些重要資訊→- Portable 代表免安裝版
對SyncTrayzor來說,這個免安裝版功能跟安裝版應該相同,只不過不需要安裝的流程,但可能需要自己放在固定的目錄中,手動拉捷徑到桌面或手動設定開機啟動等等 - Setup 代表安裝版
需要先安裝才能用,也就是需要一個讓你無腦按next和install的步驟,裝好就能開箱即用了 - x64、 amd64 這是系統架構
無論是x64、amd64、x86-x64,說的都是一個架構,也就是64位系統,這也是普遍我們所使用的電腦作業系統架構 - windows、 mac os、 linux 這個是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在下載時要注意看,選對作業系統和適合的系統架構才能用 - .exe、 .zip 檔案副檔名
通常要找windows使用的版本時,最常看到的就是這兩種副檔名,.exe安裝檔,或.zip在windows可以直接打開的壓縮檔
- Portable 代表免安裝版
- 所以,如果要下載的是windows,且你用的裝置是普遍的x64系統架構,那應該選擇下載
- syncthing免安裝版,2025年9月底能看到的最新版
syncthing-windows-amd64-v2.0.9.zip - SyncTrayzor 在windows上的安裝版
SyncTrayzorSetup-x64.exe
- syncthing免安裝版,2025年9月底能看到的最新版
windows操作介紹
- 如果你是使用安裝版,那可以跳過這一步,安裝版直接無腦next、install安裝即可
如果你是綠色版,解壓縮
syncthing-windows-amd64-vxxx.zip
打開解壓縮好的資料夾,再打開這個執行檔
syncthing.exe
之後你會看到一個命令行視窗,不要將視窗關閉,
過段時間會自動打開瀏覽器,顯示syncthing的頁面 - 如果沒有自動打開,你可以打開瀏覽器,在網址列輸入
127.0.0.1:8384
按enter
p.s 8384是syncthing預設的port(端口號),而127.0.0.1代表直接訪問本地的web服務,組合起來就是訪問在本地8384端口上的web服務 - 接下來你就能看到syncthing的控制頁面,下面就來說說每個部分我們能做的事
找到自己裝置的識別碼
你可以先找到目前裝置的識別碼,將這個識別碼傳送給朋友或其他裝置上來新增裝置,在此假設目前操作的是A裝置。
p.s 對兩台電腦來說,最簡單傳送裝置識別碼的方式是兩台電腦都安裝nvda,然後透過遠端把兩台電腦連起來,再透過推送剪貼簿的功能把識別碼傳到另一台電腦上
- 第一次打開syncthing可能會詢問是否傳送匿名報告給官方,我是選不要傳送,
然後可能會建議你設定密碼,這個密碼會用於每次打開syncthing網頁,要有密碼才能控制syncthing,
如果裝置只有自己用,那不要設定密碼也沒冠系,點確定來關閉提示即可 - 在網頁上用上、下或tab找到
操作 折疊連結
按enter - 在往下或tab找
顯示識別碼連結
按enter - tab可以看到複製按鈕,點一下enter就能複製
如果tab不動,可能是之前有一些提示的對話框沒關閉,可以改為用nvda瀏覽模式來瀏覽網頁,
按nvda+空格切換為瀏覽模式,往下能看到
標題第 4 級裝置識別 - xxx(你的裝置名稱)
xxxxx(這裡就是識別碼)
識別碼通常是一串英文和數字的亂碼,將這串整行複製起來,
或是在往下找到複製按鈕,一樣按enter也能直接複製,能避免因為手動複製不完整導致新增失敗的可能
新增遠端裝置
當你有了一串識別碼,你就能在另一台裝置上利用這個識別碼將兩個裝置連結起來,就像加好友一樣,
在此假設我們操作的是B裝置。
- 在其他裝置上也安裝;或直接打開免安裝的syncthing,並打開網頁,通常都是在瀏覽器輸入
127.0.0.1:8384
就能打開 - 在頁面按tab,或按上、下找到
新增遠端裝置按鈕
按enter - tab找
裝置識別碼下拉式方塊 編輯區
在這裡貼上其他裝置的識別碼,之後tab會看到
裝置名稱編輯區
在這輸入你覺得好認的名稱,例如我的a裝置 - 最後tab找儲存enter,就完成了新增裝置的動作,
之後你在控制頁面按h在標題間跳轉時,你就能看到類似下面這樣的內容→
遠端裝置標題第 3 級
最新ubuntu標題第 4 級按鈕折疊
斷線兔子標題第 4 級按鈕折疊
在每個遠端裝置名稱之前的,就是你跟那個裝置的連線狀態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你剛新增遠端裝置後,你添加的裝置識別碼對應的裝置,會在syncthing頁面上多出通知,
就像是你加別人好友,對方也要手動點同意,才能真正加上好友一樣!
你需要在a裝置上按tab或上、下來找到
新增 按鈕
按enter
p.s 通常有警告或新增資料夾、新增裝置的時候,按h跳標題可以看到有提示,往下能看到提示的說明,
以新增裝置來說,被新增的裝置會在通知的標題下顯示,某某裝置想要把你新增到遠端裝置之類的訊息,在後面就有一個新增按鈕 - 點了新增按鈕之後,一樣可以給想添加你的裝置取個名字,或是用它預設的裝置名稱,不過我通常會取個更好理解的名字,
因為windows的裝置名稱都是一個比較難辨認的英文+數字代碼,當裝置比較多的時候就很容易搞混
新增要共用的資料夾
- 想要讓兩台裝置同步資料夾,你可以任意選擇隨意一台裝置來發起共用資料夾,
之後每個裝置本身也可以單獨設定自己是要單向同步或雙向同步,這些都是可以隨意調整的 - 在syncthing頁面上按tab,找到
添加資料夾按鈕
按enter - tab找
- 資料夾標籤編輯區
在這寫個名稱,這個名稱用來在控制頁面上顯示,當你共享資料夾給其他裝置時,看到的也是這個名稱 - 資料夾識別碼編輯區唯讀必要的xxxxx
通常會自動填好,每個共享資料夾都會有一個唯一的識別碼,不同裝置支援共享資料夾時就會匹配這個識別碼,來進行不同共享資料夾的同步 - 資料夾路徑下拉式方塊必要的有自動完成可編輯
在這裡輸入要進行同步資料的資料夾絕對路徑,編輯框裡會有預設填入的一些符號,記得要先刪除,
然後在windows系統上,找到想共用的資料夾,先進去那一層資料夾,按alt+d跳到地址欄,再ctrl+a全選、ctrl+c複製,就能黏貼到這個編輯框。
絕對路徑看起來會類似這樣→
H:\文章和筆記\筆記
輸入進去後會像這樣→
資料夾路徑下拉式方塊必要的有自動完成可編輯已選取 H:\文章和筆記\筆記
- 資料夾標籤編輯區
- 最後tab找儲存enter,就完成設定了,在控制頁面按h跳標題看起來會像這樣→
資料夾標題第 3 級
未同步 共用資料夾標題第 4 級按鈕折疊
將設定好的資料夾共用給遠端裝置
每個你所設定的資料夾都能控制要共用給那些裝置,讓資料的同步變得更靈活,這裡假設我們操作的是A裝置。
- 在控制頁面tab找剛設定好的資料夾,例如我的是
最新共用資料夾標題第 4 級按鈕折疊
在這裡按enter把它展開 - 之後往下,或按b在按鈕之間跳轉,找編輯按鈕,按enter
p.s 直接按tab可能找不到編輯按鈕,要特別注意 - tab或往下找
正在共享
按enter - tab或直接往下,或跟我一樣直接按x在勾選框之間跳轉,你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勾選框
核取方塊沒勾選
兔子的電腦
核取方塊沒勾選
我的ubuntu
在核取方塊下的是裝置名稱,要選擇某裝置就按空格勾選名稱之前的勾選框,
我自己是直接按x在勾選礦之間跳轉,這樣能直接讀出裝置名,要的話就直接按空格,更直觀 - 之後tab找儲存按enter,這樣a電腦就開始向b電腦發起共享資料夾的邀請
- 現在回到b裝置上,B裝置的syncthing頁面上會彈出個提示,上面會顯示某某裝置想共享資料夾xxx給你,
你需要點提示下方的
新增 按鈕
然後你可以編輯共用資料夾的名稱,以及這個共用資料夾在b裝置的目錄路徑,
路徑記得都要用絕對路徑,修改完成後點儲存。
之後才會正式掃瞄並做資料同步
p.s 如果一直沒看到有共享資料夾的提示,可以點syncthing頁面中的操作→重新啟動syncthing,來嘗試解決一些疑難雜症 - 在控制頁面按h看起來會像這樣→
資料夾標題第 3 級
最新共用資料夾標題第 4 級按鈕折疊 - 簡單理解的話,無論你在哪台裝置新增對方或想共享資料夾給對方,在另外一台裝置上也需要確認新增,這樣才能開始同步,
設定好共用資料夾之後,你只要把檔案或資料夾放到前面設定好的目錄中,就會自動透過網路同步到另一台裝置,
如果使用的是SyncTrayzor,也就是安裝版,在同步完成後還會彈出windows的系統通知。
要注意的是,同步的速度取決於網路的傳輸速度和所在的網路環境,
在2024年開始,有發現大陸地區傳輸到其他國家的速度變得很不穩定,所以有跨國傳輸的需求可能之後要自己搭建中繼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