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鐘
這篇要介紹的是如何用side chain(也有人稱為側鏈)功能來做閃避的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side chain不僅是壓縮器有,也不是只能拿來做閃避,它還有許多用途,
先了解side chain的使用技巧後,可以幫助你未來使用有side chain功能的效果器事半功倍喔,
我也製作了實際操作的影片,可以一邊聽一邊看下面的文章操作→
點我看如何用side chain做閃避效果
12 分鐘
在上篇學習了壓縮器的基本原理之後,我們需要知道壓縮器的每一個參數對於聲音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壓縮器做出自己想要的聲音,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compressor的概念,強烈推薦先看看這部好和弦做的影片:
突然大叫也不會嚇到別人的混音技巧!Compressor 教學
ok,我們馬上開始!
11 分鐘
此篇將介紹何為動態,以及壓縮器的基本參數,
在動態處理上入門並不難,但要能熟練的活用,是需要花非常多時間鑽研的學問,
開始前,可以先閱讀這篇文章,先有大概的了解。
點我看電腦音樂製作掃盲篇-第五章:音頻效果器常識-第二節:動態效果器
8 分鐘
此篇將介紹一個用聽覺,就可以了解頻譜的vst plug-in,
或許你還不知道什麼是頻譜,那我來簡單介紹一下,
頻譜只是將聲音以視覺的方式呈現在螢幕上,讓明眼人可以快速的了解一段聲音在每個頻段的分布狀況,
至於頻譜長得什麼樣子,很遺憾,當我知道頻譜大概是什麼的時候已經看不見了。
另外在文末會介紹一種eq的玩法,你也可以參考這種思路,玩出自己的風格。
8 分鐘
這篇要介紹的是掃頻的方法,這就像看書的人為了看得更清楚,拿放大鏡將畫面放大一樣,
掃頻則是將某個頻段的音量增大,以此讓耳朵能更清楚的辨識,
這個技巧其實很簡單,難的是自己要有一個可以正確的發出無音染聲音的設備,避免因為聲音不夠準確而影響了耳朵的判斷。
7 分鐘
在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同樣的一根雞腿,有的人可能覺得太鹹、有的人可能覺得食之無味,
但在聲音的世界裡,不同的頻段或許從不同人口中會有不同的描述方式,但在聲學卻有其客觀的特性,
掌握了每個頻段的特性之後,加上不斷練習大腦分頻法,我們就能更事半功倍的用eq將聲音調整成理想中的聲音,而不會毫無頭緒的在頻率中迷失方向。
8 分鐘
這篇終於要開始實際操作了,如果還沒安裝過waves,請到這一篇下載安裝,
點我看reaper plug-ins系列-2 waves的安裝和掃描vst
ok,讓我們馬上開始。
9 分鐘
經過上篇對耳朵的初步訓練,如果你的耳朵跟聆聽設備不是太差,相信都能對提升了不同頻段的聲音有不同的感受,
這篇就要來簡單介紹不同頻段的特性,以及使用eq的過程中,必須了解的Q值概念。
7 分鐘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eq均衡器,那什麼是均衡器和濾波器呢?以下摘錄網路上的解釋:
{均衡器的英文名詞為Equalizer,通常被簡稱為EQ。 均衡器的核心是濾波器,故此,均衡器和濾波器這兩個術語是可互相代替的。
通常,以一個特定頻率作為參考工作的電路被稱為濾波器,而由多個濾波器所構成的設備就被稱為均衡器。}
ok,下面就來逐一介紹Equalizer。
簡單來說eq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當我們在調整某些電 …
9 分鐘
這篇延續上篇的內容,要開始介紹auto tune效果器內的參數,以及演示每個參數使用後的效果,
其實控制這些參數並不難,難的反而是靈活的運用這些參數到需要的地方,
因此plug-ins(效果器),想要用的巧妙,是非常需要多練習、多嘗試來累積經驗的。
接下來我會介紹auto tune的兩個效果器:
用來修調的→VST3: Auto-Tune Pro (Antares)
用來做出電音效果的→VST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