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愛音樂的你-設備評測介紹-12 我用過最好的麥克風Universal Audio lx建模麥克風評測
hi大家,
這次要來分享我的新玩具,來自Universal Audio 公司的lx建模麥克風,這也是我用過最昂貴的麥克風。
其實ua公司出的這兩款麥克風在去年我就有在關注,只不過價格對於平民來說實在有點誇張,
這次ua推出的建模麥克風有兩個版本,dlx以及lx,
dlx為完整版,價格大概在五萬多台幣,而lx為簡配版,價格大概在三萬台幣左右,
在這之前還有個前身L22,這三隻同樣都是ua公司旗下的建模麥克風。
我也是偶然在因緣際會下,用一個很低的價格拿到了lx,
不然對於不常錄音的我來說,花三萬多買一個可能好幾天都不拿出來用的東西實在有點浪費。
由於在測試這支lx麥克風的時候,查詢了許多相關的資訊和評測,
發現很多地方只負責賣以及各種吹牛,並沒有太多的評測相關資訊,所以才有了這篇介紹文章,
在這裡不得不吐槽,很多up主在介紹lx的時候並沒有講到一個重點,
ua的dlx跟lx主打的是他們都有雙振膜設計,可以收立體聲,
其中lx麥克風配合ua的sphere插件可以模擬20款知名的大廠麥克風,
他跟dlx的區別只在於dlx可以模擬38款麥克風,而lx只能模擬20款,
並且dlx比lx大了點、重了點,價格也貴了些,
而dlx和lx的振膜大小,品質都是一模一樣的,
但沒有人提到lx在使用插件模擬的時候,只能模擬出單聲道,並不能做到立體聲的麥克風模擬,
主要的原因在於:
- lx只贈送了sphere插件,這個插件只能模擬出單聲道的聲音,
官方宣稱,一個震膜用於收音,另一個用於空間的模擬,
所以雖然麥克風實際收到的是立體聲,但經過插件模擬輸出後的只有單聲道 - 只有dlx或L22才會贈送sphere180插件,這個插件才能模擬兩個麥克風,達到真正的立體聲模擬效果,
這一點在官方頁面的使用手冊也明確指出了,但很多評測up主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都沒有提到這一點 - lx的雙震模設計也能在不使用sphere模擬插件下進行立體聲錄音,效果也很棒,但就是無法模擬出不同的指向跟麥克風型號,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立體聲錄音而購買的人,例如在下,就有一種受騙的感覺,
應該很少人會在購買之前先仔仔細細的研究完使用手冊,才決定是否要購買,只能說這是宣傳產生的誤導,
例如我,可能在有了lx之後才發現他無法進行立體聲的模擬,還要再投資dlx麥克風來滿足所有需求 - 雖然你也可以直接購買對應的sphere 180插件,但插件中需要選擇所使用的麥克風來源,
在sphere插件中只有L22跟dlx可以選擇,
雖然選了dlx之後一樣可以達到立體聲模擬效果,但個人感覺出來的聲音有點奇怪,還不如不掛插件出來的立體聲還更好聽,
因此粗略推斷,sphere180插件的模擬還是會根據選擇的來源麥克風,例如L22、dlx來做最細緻的針對性的模擬
ok! 吐槽完之後,我還是很喜歡這隻麥克風的,
這是我用過最好聽的麥克風,沒有之一,
如果你有各種各樣的錄音需求,立體聲錄音,或單聲道的錄音,我認為買一隻dlx能夠完美的解決各種錄音所需,
如果沒有立體聲錄音的需求,那來一隻lx也是非常棒的選擇,可以讓你以後不用再持續投資買各種各樣的麥克風,一隻解決所有煩惱,
沒有體驗過ua建模麥克風的小夥伴們可能很難體會到一點,
對於混音來說,往往需要根據歌曲的風格調整eq和各種染色,
是要讓人聲在音樂之上,還是讓兩者相融,或是要更有侵略性還是更溫暖的聲音,都需要用很多插件來達到目的,
但有了建模麥克風之後,你可以在錄音完後直接調整參數,模擬不同的麥克風,並選擇最適合歌曲的那一款麥克風型號,
這對混音工作來說,不僅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也能透過不同的麥克風型號,隱藏難聽的頻段,或凸出好聽的頻段,比起首條eq的聲音更加自然,
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的重點,以及那些令我很想吐槽的up主沒有提到的那些事。
麥克風的需求和一些重要概念
- 你需要有一張有兩個xlr輸入,並且支援48v幻象電源供電的聲卡,
因為這三隻建模麥克風,都需要兩個xlr同時打開48v才能正常使用 - sphere插件是模擬各種麥克風的核心,他分為純軟體插件版,以及uad版,
uad版需要配合ua的聲卡才能使用,因為他需要dsp核心作為運算單元,掛在ua自己的控制台可以達到0延遲的效果
純軟體版就跟一般插件一樣,但需要安裝ua connect,這個軟體是ua公司用來管理軟體版插件,和其他低階款ua聲卡驅動的核心工具,
某些up主宣稱的只有ua的聲卡才能用,純粹是子虛烏有 - ua的鍵膜麥克風從本質上只是純粹的雙振膜麥克風,模擬的環節是在插件中實現的
- lx麥克風也可以模擬所有的38款麥克風,但需要額外購買,激活lx麥克風後宣稱只能模擬20款,
但實際使用sphere插件時,所有的38款麥克風都能切換,且聲音都有變化,
不會因為選擇的來源麥克風試lx就導致某些麥克風型號無聲或無變化,目前不知道是什麼邏輯 - dlx和lx的最大區別,在於只有dlx才能用sphere180插件,也才能進行真正的立體聲雙振膜的麥克風模擬,
只有sphere180,才能真正的選擇兩個振膜要模擬的麥克風型號和指向,並且只有180插件才能輸出立體聲,
如果你的主要需求是立體聲錄音,那還是直接買dlx更方便點,
雖然兩隻lx也能立體聲錄音,但需要你的聲卡有4個xlr書入口,並且要自己解決錄音時的向位問題,這不太實際 - sphere插件無論是普通的sphere還是sphere180,在reaper都能在p參數看到插件中所有參數,
包括所有的ua純軟體版插件,和uad版,都能從p參數列表中來控制整個插件的行為,無須過於擔心無障礙問題 - sphere軟體版插件在加載後,經測試,i5第九代的cpu並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延遲,
所以正常用於機架時時使用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 你需要去註冊一個ua的帳號
點我前往ua官網的註冊帳號頁面 - 如果你所在的地區位於大陸地區,使用ua connect時可能需要自備科學上網,不然下載插件或登入帳號時很可能會非常緩慢
- 使用sphere插件時,理論上是掛在reaper的fx後,也就是軌道上直接按f彈出的那個fx鏈中,
這樣才能在錄音結束後,隨意地調整要模擬的麥克風型號和指向性 - 使用鍵膜麥克風錄音時,選擇的是立體聲輸入,而不是單聲道輸入,
無論你最終想模擬的是單聲道的輸出還是立體聲的輸出,都是在軌道上選用立體聲輸入,
根據ua使用手冊的描述,在使用sphere插件進行單聲道模擬時,左聲道的振膜用於實際的收音,右聲道的振膜則坐於其他細節的模擬,
用sphere180那更不用說了,要輸出立體聲,那輸入當然也要是立體聲了
試聽
由於我只有lx麥克風,關於使用sphere插件模擬的效果又有千百種變化,實在很難一一演示,
因此就錄了一個不掛任何插件,使用立體聲輸入來錄音的吉他彈奏聲,
我的技術一般,所以就聽個效果感受一下,
使用的是id14的聲卡,以及大陸國產之光的吉他品牌,卡普馬的最新旅行吉他fc mini m來彈奏,
fc mini m是一把面板為桃花心木,側背板也都為桃花新合板的36吋旅行吉他,價格僅1700人民幣,
如果十年前我就能用這價格買到這樣品質的吉他,我應該會很喜歡天天練琴,今天的技術應該也就不僅於此了~
戴上耳機,或打開你的好音響,你應該能感受到這樣的聲音有如身臨其境,
在我彈吉他的同時,旁邊的廚房還有人在煮飯,所以還能聽到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是不是很有生活氣息呢?
建模麥克風啟用流程
在購買了dlx或lx麥克風後,你需要在自己的ua帳號上榜定麥克風的序號才能擁有sphere插件,
有了這個插件,你才能模擬各種型號的麥克風,
雖然我只有lx麥克風,但dlx應該也是一樣的流程,
下面的流程參考自官方使用手冊。
- 在電腦上安裝ua connect,
ua官方可能不想讓沒購買產品的用戶能下載到這個軟體做壞壞的事情,所以他把整個下載的流程變得很繁瑣,
這裡我直接提供一個舊版ua connect給你,理論上他應該會自動更新到最新版
點我下載ua connect v1.2 windows版本 - 在安裝ua connect後他應該會自動啟動,或者在桌面上手動啟動ua connect也可以,
網路通暢的話在ua connect終能看到登入頁面,上面也可以進行帳號註冊,或是到我之前提供的註冊頁面裡註冊,都是可以的,
如果ua connect的軟體介面中都是空的,可能要考慮一下網路問題,大陸地區的話就得啟用科學上網,
整個ua connect的介面其實就是個內欠網頁,所以平常怎麼瀏覽網頁的線在就怎麼瀏覽ua connect - 登入帳號後頁面都還是英文的,不過這並不影響,
案tab或你喜歡的方式找到Microphone,翻譯為麥克風,enter進去 - 找到加入裝置或添加麥克風之類的選項enter,會打開一個小懸浮窗,讓你輸入序號,
這個序號會寫在你購買麥克風的盒子裡的一張紙上,所以開箱後裡面的東西別直接扔了,不然就啟用不了了,
可以使用落寞工具箱或其他軟體來ocr紙上的文字,有一段看起來比較長的、像是亂碼的就是序號,
之後用你喜歡的方式把這序號傳到電腦裡並貼到剛剛談出來的懸浮窗中,之後按tab會有個確認按鈕,按enter,
如果序號沒問題的話,你的ua帳號就有了sphere插件可以下載了 - 在ua connect的介面中按上、下鍵動一動,應該能看到sphere之類的關鍵字,並且旁邊有個download或install的按鈕,點下去就會開始下載並自動安裝到電腦上,
如果找不到,可以關閉ua connect,重新打開並登入,在剛登入後的介面中應該能找到,
若還是找不到,就在點進去Microphone進去應該也能看到,
如果你死活就是找不到,最大的可能是你剛剛填的序號不對,就再按照之前的步驟重新操作找出問題點吧 - 一切順利的話,打開reaper,掃描一下新插件,
在過濾編輯框中輸入
sphere
就能看到這個sphere插件了
Sphere Mic Collection
如果你有ua聲卡,那在安裝的驅動包中就包含了所有插件,只要找到uad開頭的sphere就是uad版,名稱為
UAD Sphere Mic Collection
麥克風的正確使用方式
ua的這三款鍵膜麥克風由於都是雙振膜設計,所以每個振膜都需要一個單獨的xlr48v來供電,
你需要使用dlx或lx麥克風附贈的線,這是一個一母對兩公的xlr線,兩個公的xlr要分別插入聲卡上的兩個xlr接口,另一端母頭則是插到麥克風上,
不過我自己會先把附贈的防震價先鎖到懸臂架上,在把麥克風鎖到防震架上,最後才是接線,
dlx的防震架我沒有見過,不過lx送的嚴格來說不是字面上說的防震架,而是一個由兩個圓形組合成的,可旋轉的金屬物體,
一頭可以鎖到懸臂架上,一頭可以把麥克風沿著螺紋轉上去,反正也能達到跟防震架類似的效果,
之後,按照下面的步驟來調整並使用:
- 首先,lx是一根圓柱體的麥克風,
你可以摸到麥克風的前半部位置分為兩個面,兩個面代表的是獨立的兩個振膜,
有logo的是左聲道,沒logo的是右聲道 - 之後,如果你的聲卡支援兩個通道的合併,可以把你接見膜麥克風的那兩個xlr接口對應的通道合併,
合併的用意不是要做什麼高級操作,只不過是合併之後,可以統一控制兩個接口的增益音量,避免一邊大一邊小的狀況,
如果沒有,那只能盡量把xlr接口的音量增益旋鈕轉到相同的位置,盡可能地讓兩個接口的音量增益是相等的,
有些聲卡可能還能從他們自己的控制面板看到每個接口的增益音量,可以去那裡檢查是不是都增益了一樣的音量,
不過這一點也不需要太擔心,sphere插件中也有校正功能可以幫助你調整兩邊的音量,只不過我還沒去仔細探索過 - 音量調整完畢後,打開reaper或你喜歡的DAW,,把軌道設置為立體聲輸入,此時不要掛任何插件,
之後對著有logo的那一面發出聲音,聽看看聲音是不是位於左側,
如果不是,則交換插在聲卡上的兩個xlr插頭,
直到你對著有logo的那一面說話,聽到的是左側的聲音為止 - 根據你的需求,掛sphere或sphere180插件來模擬各種麥克風,
lx麥克風的話只能用sphere插件,模擬出的輸出也只能是單聲道
此時主要收音的振膜為左聲道振膜,所以你要對著有logo的那一面發出吼叫,這樣聲音才錄得進去,
如果你使用的是dlx麥克風,才可以用sphere180,此時要對準的是麥克風的頂端部位,
也就是麥克風頂端圓圓的那一面對著發聲位置,這樣兩邊的振膜才能收到差不多相同的震動,才能實現左右音量平衡的立體聲錄音,
當然,如果是多個聲源,那偏左偏右之類的就隨你喜歡囉~
sphere插件的簡單說明
因為官方文檔有點繞,所以我整理了sphere插件的各項參數說明,並且按照文檔的控件名稱找到reaper中osara插件才能看到的p參數名稱以做對應,
osara是盲人使用reaper無障礙的一個小工具,如果你是使用視覺操作插件的用戶,希望我的整理對你也有所幫助。
另外,由於控件名稱跟p參數中的名稱不完全相同,所以僅作參考,不過應該9程以上都是正確的。
基本控件
- Mic1 Type和Mic2 Type
這個是p參數才能看到的名稱,用於切換不同的麥克風模型,包括u87、414等等知名的傳奇麥克風。 - Pattern (指向模式):
調整麥克風的指向性模式,可從全指向到8字型選擇多種模式,包括新型、超新形指向等等。
原始麥克風支援的模式會以綠色標示。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ic1 Pattern和Mic2 Pattern - Filter (濾波器):
設定麥克風的濾波器類型,每種模型皆有三種濾波器選項,即使原始麥克風可能沒有這麼多選擇。
包括60hz、100hz、200hz的低切,
原始濾波器類型會以綠色標示。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ic1 Filter和Mic2 Filter - Axis (軸向):
調整麥克風的頻率響應,透過此參數虛擬改變聲源的離軸角度,以達到不同的音色效果。
最多可設定為45度,若需更大角度,建議直接調整實體麥克風位置。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ic1 Axis Shift和Mic2 Axis Shift
距離和接近度控件
- Proximity (接近度):
控制低頻處的接近效應程度。
注意:對純全指向拾音模式無效。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叫做Proximity - Prox EQ:
用於在接近效應的低頻範圍內進行削減或提升。設為0時無效果。
注意:即使使用全指向模式也能生效。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叫做Proximity EQ
IsoSphere 功能
- IsoSphere:
優化Sphere與常見隔離濾波器(如sE Reflexion Filter等)的相容性,改善錄音效果。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
IsoSphere Enable 這個功能的開關
IsoSphere Type 選擇隔離濾波器的類型,若你的濾波器不在列表中,可選擇最相近的類型。
IsoSphere Dist 濾波器和麥克風的距離 - Source Distance:
補償因接近效應導致的低頻響應變化,可依實際聲源距離或憑聽感調整。
在p參數中沒找到對應的參數
雙視圖/180模式特有控件
- Link:
啟用時,Mic 2/R會使用與Mic 1/L相同的設定。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ic Link - Solo:
單獨輸出Mic 1/L或Mic 2/R的聲音。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ic Solo - Align (僅限Dual View):
調整兩個麥克風膜片之間的相對距離,影響相位關係。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ic2 Align - Mix (僅限Dual View):
調整Mic 1和Mic 2的混合比例。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ic Mix - Stereo Width (僅限180):
調整兩個麥克風通道的立體聲寬度,從單聲道(0%)到擴展立體聲(200%)。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Stereo Width - Pan (僅限180):
調整Mic L和Mic R之間的聲像定位。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ic Pan
Off-Axis Correction (離軸校正)
- Off-Axis Correction setting:
開關離軸校正功能。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OAC Enable
另外
OnAxisDistance 要收音的聲源的距離
OffAxisDistance 麥克風與希望降低的背景聲源(如樂器串音或房間反射聲)的大致距離。 - Off-Axis Correction Pattern:
選擇理想化的指向性模式,可能比原始麥克風模型的模式更適合特定應用。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OAC Pattern - On Dist:
麥克風與被錄製主聲源的距離。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IsoSphere Dist - Off-Axis Correction Mode:
選擇為不同聲場環境優化的四種模式。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OAC Mode
四種模式的說明→
FF (Free-Field):
最大化離軸抑制,保持最準確的軸上響應,適合近距離麥克風收音。
DF1 (Diffuse-Field 1):
平衡各方向的收音、軸上響應準確性及後/側方抑制,是一種折衷設定。
DF2 (Diffuse-Field 2):
優化全方位的精確收音,犧牲部分後/側方抑制,適合立體聲錄音。
AUTO:
自動校正低頻響應,適合移動聲源或多個不同距離的聲源。
注意:Off-Axis Correction僅在Dual View啟用或在Sphere 180插件中可用。若IsoSphere已啟用,則Off-Axis Correction控件不可用。
輸出控件
- Output Level:
調整整體主輸出電平,範圍±12 dB。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output - Output Phase:
反轉輸出的極性,有助於防止多麥克風錄製同一聲源時的相位抵消問題。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Phase - Reverse (Rev):
將麥克風的拾音方向反轉。在Sphere 180插件中,此控件會交換左右聲道輸出。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aster Reverse
顯示和測量控件
- Input/Output Meter:
顯示插件的輸入或輸出電平,可點擊切換顯示模式。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eter Select - Polar Meter:
以視覺化方式顯示到達麥克風的聲音振幅和方向,特別有助於辨識樂器串音的來源方向。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Meter Zoom
設置控件
- Rear Trim:
當前置放大器增益未精確校準時,用於調整後置膠囊的輸入電平。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Rear Trim - Swap:
交換左右輸入通道,用於修正錯誤的接線連接而無需重新插拔。
在reaper中的p參數中會叫做Swap Channels - Auto:
自動校準輸入電平,透過調整後置膜增益來補償前後通道之間的增益差異。
沒有p參數 - Import:
匯入Sphere預設。
沒有p參數 - Tool Tips:
切換是否顯示控件的提示訊息,包括選擇麥克風類型時的相關資訊。
沒有p參數